記者宋磊通訊員藍永麗
  武昌南湖之濱,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已落成30年。沿“回”字形一路游走,穿越一個個風格迥異的展廳,20多個民族的展品,讓人感嘆於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生態的多樣與奇特。
  這裡不僅展示少數民族相關物品,還具有民族文化學術研究的功能。50歲的劉衛國副館長,在這裡工作了29個年頭,見證了該館重建以來的發展歷程。他說:“這裡是我國第一家、也是唯一一家以‘民族學博物館’命名的專業性博物館。”2013年,該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,“是國內高校獲評定級的三座博物館之一”。
  山村淘來“虎腿臉盆架”
  上世紀50年代建館初期,博物館工作人員參與少數民族社會歷史大調查和識別工作,這裡大部分藏品來自那個時期。還有一些館藏是劉衛國與同事後來“淘”來的。劉衛國畢業於廈門大學考古專業,在他看來,發掘民族傳世品稱不上“考古”,但也是在發現歷史,記錄歷史。
  劉衛國指著一個雕工精美的土家族臉盆架說:“它最具特色、最有文化價值的地方就是這5根虎腿。”只見五根虎腿造型位於一圈鳳紋之上,劉衛國說,土家人崇虎,楚人崇鳳,“虎鳳”圖案的設計是歷史上巴楚關係的記錄。
  “這個臉盆架是我們在一間柴火房裡找到的。”劉衛國回憶,1989年,他在湖南吉首市龍山縣收集民間藝術品,在一個偏遠山村的土家族村幹部家,花300元錢收得這件物品。“如果不是我們發現,這個臉盆架很可能被付之一炬”,劉衛國說。
  檔案>>>
 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
  館藏:我國少數民族文物1萬餘件,包括生產工具、傢具、服飾、銀器、織錦、竹編、木雕、樂器、文史檔案、宗教器物、書畫等。部分藏品在各民族地區民間早已失傳,屬國內唯一,堪稱珍品。
  地址:洪山區民族大道182號中南民族大學澤霖路
  副館長:劉衛國(主持工作)
  建館:1953年建成,1984年重建並對外開放
  投資:約6000萬元
  開放時間:9:00—11:30,14:30—16:30(周一至周五),周末節假日團體預約開放
  參觀需預約,預約電話:027-67843937
  該館占地約8000平方米,建築面積近5000平方米。館內收藏和展示了我國中南、華東、西南等地區20多個民族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  其前身是成立於1953年的中南民族學院少數民族文物陳列館。1984年,在著名學者吳澤霖先生的倡議和主持下重建。
  鎮館之寶>>>
  土家族三滴水床
  在民族學博物館土家族展廳,一張色澤古樸、雕刻繁複的古床引人註目。“這張床叫三滴水床”,劉衛國向記者介紹,這張床為清代原件,“它保存如此完整,十分罕見。”
  “三滴水床”因何得名?劉衛國解釋,該床的結構類似於房屋的層進式結構,每一層窗檐都取屋檐滴水之意,三層床檐就叫“三滴水”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,其名字來源於土家族姑娘哭嫁的婚俗。滴水床又取姑娘哭嫁時淚水滴答之意。“滴水床又稱‘千工床’,因為製作工藝極其複雜,往往要耗費幾年的時間。”
  “每個雕花圖案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。”劉衛國告訴記者,雕花多取諧音寓吉祥之意,如“蓮花”寓意連生貴子,“金瓜”寓意瓜瓞綿綿,“葵花”寓意多子多孫,“蝙蝠倒垂”寓意福到。此外,花瓶置於案上插有蓮蓬,蓮蓬上有三根戟,“戟”取諧音“級”,寓意“平平安安,連升三級”。 “這些圖案表達了土家族人對種族繁衍的渴求,以及對吉祥、幸福的渴望,極具文化研究價值。”劉衛國說。(記者宋磊)
  劉衛國與他身後的三滴水床記者彭年 攝
  黎族蛙鼓藏學問
  “這裡的每件藏品都是寶貝。”劉衛國說,每件館藏物品都講述著一個民族的一段歷史、習俗。
  “這是‘虎鈕淳於’”,在土家族展廳,劉衛國指著一尊青銅器告訴記者,淳於為漢族所創,是戰國時期打仗時的一種軍樂器。“淳於傳入清江流域後,巴人繼承和襲用了淳於的形體和音樂功能,同時對淳於的鈕(把手)加以改造創新,以虎為鈕,讓虎的威嚴凌駕於淳於之上,使之成為巴民族的象徵,並以此物祈求虎神的保護。”
  在多彩民族展廳,一面銅質鼓的邊沿立著四隻小蛙。“這面黎族銅鼓是漢至南北朝時期的。”據劉衛國介紹,銅鼓最早是炊具和飲具,後來才發展成為樂器,在少數民族地區是身份、地位的象徵。因為青蛙的鳴叫預示下雨,雨能滋潤萬物,所以,此鼓的“蛙”與祈雨有關,四隻蛙預示一年四季都風調雨順、五穀豐登。
  很多藏品已絕版
  “這裡的很多藏品,外面已經找不到了。”劉衛國指著一副“京族金絲繡對聯”告訴記者,這種金絲繡手藝早已在民間失傳。
  “文化的多樣性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本。”劉衛國說,這裡的館藏記錄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,記錄了一個民族完整的發展軌跡,“這裡就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基因庫,記錄了那些已經和將要消逝的東西”。
  近年來,在劉衛國的主導下,民族學博物館建立“南方少數民族非遺數據庫”,多次舉辦“展覽進社區”等推廣活動,年接待觀眾達10萬餘人次。
  “文化是一條線,始終處於發展之中。”劉衛國說,對於民間傳統文化元素的消失現象,應該分兩種情況看:如果是文化發展的新陳代謝,不必大驚小怪,只要把這些消失的文化元素記錄保存下來即可;如果是人為的破壞,那就要堅決制止並加以保護。  (原標題:這是一座民族文化基因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40laff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